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缺铁性贫血 > 缺铁性贫血的检查知识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检查知识

  往往很多人都知道贫血这种疾病,但是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但是对于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的治疗来说我们还需要去考虑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说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患者的发病知识,但是对于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的其他知识呢?

  (1)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增64.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

  (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考虑。

  (4)红细胞铁蛋白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可以测定红细胞碱性铁蛋白,可反映体内铁贮存的状况,如6.5ΜG/红细胞,表示铁缺乏。此结果与血清铁蛋白相平行,受炎症、肿瘤及肝病的影响较小是其优点。但操作较复杂,尚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以上针对于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的知识虽然我们做出了相关的内容总结和阐述,但是往往我们治疗一种疾病需要家属的配合,针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医治,患者就会有可能出现疾病的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更加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