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细菌感染败血症以后,如果感染控制不好的话,往往就会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感染,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感染脑膜组织,出现化脓性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为了更好的控制新生儿细菌感染败血症,减少其他一些后遗症,建议家长可以考虑使用一下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
1、病因治疗:新生儿期,如果发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造成全身性感染,建议大家首先应该要到医院进行就诊检查,根据致病菌,选择科学的药物进行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败血症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结合致病菌,选择使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2、对症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败血症一般可以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患病类型,不同的患病类型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出生后7天以内的早发型新生患儿,应该要遵循早期、足量、联合的用药原则;而对于7天以后出现症状的迟发性败血症新生患儿,则应该要结合当地菌种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耐药菌株情况选择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
3、注意观察:在用药治疗期间,大家还应该注意观察新生患儿的生命体征。若新生患儿出现面色青灰、恶心呕吐、哭闹不止、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者皮肤有出血点等情况,为了避免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建议大家还应该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请求协助处理。
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新生儿在细菌感染败血症以后,往往都会表现为不吃、不喝、不哭、不动等,一些重症患儿还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循环衰竭、呼吸衰竭、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胆红素脑病等。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该病所带来的危害性,希望大家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积极地予以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