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妊娠高血压疾病 > 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如何处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如何处理更新时间:2020-12-21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期满20周,合并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伴或不伴有蛋白尿的妇科常见病。妊娠期间如发生子痫前期,需积极对症处理。如果发生重度子痫,则对症处理的同时应及时终止妊娠。那妊娠高血压产后应该如何治疗呢?我们通过下文一起来学习一下。

1、降压

妊娠期高血压产后,血压一般十二周以后会恢复正常。如果产后血压持续偏高,且满12周后依然存在高血压时,应酌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新生儿有影响,应慎用或遵医嘱使用。

2、利尿

部分妊高症患者在产后依然有水肿的症状,如果合并血压高可酌情使用利尿剂,缓解组织水肿症状,常用的有呋塞米。

3、脱水降颅压

有些妊高症患者在产后仍然有血压高的情况,导致颅内压增高。应及时使用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纠正颅内压力,防止神经系统病变。

4、营养神经

有些妊高症患者在妊娠期间因为颅内压力过高,发生神经系统病变。产后用继续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帮助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常用的药物有胞磷胆碱。

5、基础病治疗

妊高症临床分类有5种,其中包括妊娠期满20周前患有慢性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等疾病存在的情况,产后应遵医嘱继续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

6、防止抽搐

为了预防妊高症引起的抽搐,一般会对发生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的患者使用硫酸镁,产后持续使用24-48小时。如果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时,硫酸镁应慎用,改用地西泮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产后,血压逐渐下降,多数可以在12周以后逐渐恢复正常,临床预后一般都很好。如果血压持续不减,甚至出现收缩压大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110mmHg,同时伴有持续水肿、乏力、头痛、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产后子痫的发生。

审编医生
孙慧妇产科综合 主治医师 医院:滕州市中医医院

主治疾病: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流产,难产...详情>

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问答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研究目的是什么 妊娠期高血压是很危险性的妊娠期合并症,如果血压控制不良,可能会出现胎死宫内、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脑血管意外等等。所以孕期要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变化。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解痉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降压药的指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种情况把血压尽量控制到130以下,然后舒张压控制在90以下。这种情况需要注意定期监测尿常规看一下有没有尿蛋白的情况。一定要用拉贝洛尔这对胎儿没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