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腹内肿块 > 腹内肿块的诊断鉴别
腹内肿块

腹内肿块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腹部肿块与那些症状混淆?

  1.胃癌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消瘦上腹部疼痛不适、上消化道出血等,出现腹部肿块时,多提示病变已属晚期,包块多位于上腹部或脐上方,质地坚硬,表面不规则,边界不清,晚期可并发幽门梗阻。经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作出诊断。

  2.肠梗阻肠梗阻患者既往多有腹部手术、损伤或炎症病史,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与排便等,因肠管膨胀而出现腹部肿块,可有固定压痛或腹膜刺激征。机械性肠梗阻时可见逆蠕动波,听诊可闻及气过水音或金属音,X线立位腹部透视或平片可见多数液平面或肠胀气襻。

  3.胰腺癌胰腺癌所致腹部肿块常深而固定,质地较硬,边缘不清,胰头癌位于右中上腹部,胰体尾癌则位于左上腹,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胀痛,少数患者为剧烈腹痛,疼痛常与体位有关,身体前倾位时,疼痛减轻,平卧位时则疼痛加重,此外还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胰头癌常发生梗阻性黄疸,且黄疸呈进行性加深,可扪及肿大的胆囊而无压痛。B超检查可见癌肿部位增大、胰管扩张。X线气钡双重造影可见十二指肠曲扩大。血清癌胚抗原、糖抗原CA19-9、CA50等呈阳性。ERCP、CT、放射性核素扫描及超声内镜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提供诊断依据。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胰腺炎或胰腺外伤之后。腹部肿块多位于中上腹,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假性囊肿若压迫胆总管下段,可出现持续或缓慢加深的黄疸。B超、CT等检查可发现胰腺囊性包块。

  4.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时,因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渗出增加可造成胆囊积脓,故胆囊发生肿大。肿大的胆囊一般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可随呼吸上下活动。若胆囊内压继续升高,则可引起组织坏死,囊壁穿孔,周围粘连局限化时则形成胆囊周围脓肿,此时胆囊表现为较大的炎性包块,边缘不清,有明显压痛和腹肌紧张、黄疸和全身症状,根据病史、体征、B超、CT等检查往往腹部肿块可明确诊断。

  5.肠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常继发于肠外结核(肺、卵巢、输卵管或腹膜结核等)。增生性肠结核可在回盲部形成炎性肿块,位置较固定,质地中等硬,轻压痛,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热、盗汗等,X线检查发现回盲部有激惹、钡剂充盈缺损或狭窄等征象,结肠镜检查可见到溃疡性病变。如组织学检查发现干酪性肉芽肿时,则可确诊。

  6.克罗恩病(Crohn病)多见于青壮近,有慢性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由于肠粘连、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脓肿形成,故常在右下腹扪及包块,包块边缘不清,质地中等,有压痛。此外,患者多伴有关节炎等肠外表现。X线征象可见节段性回肠黏膜皱襞消失,呈线样征;结肠镜检查可见到沟槽样或裂隙状纵形溃疡病变,病变之间黏膜正常或可见到铺路石样改变。组织学检查如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时可确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