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心绞痛 > 心绞痛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合理的用药呢?
心绞痛

心绞痛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合理的用药呢?

      大家都知道心绞痛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一旦患病就会就会常常发作,因而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很多老年朋友都深有体会,那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合理的用药呢,下面就是我们专家给出的介绍。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其作用机制为: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扩张周围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做功:有效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泵功能;改善肾血流动力学。

  常用的药物:卡托普利(开博通)、苯那普利(洛汀新)、依那普利(怡那林)等,可长期应用。药物主要副作用:可引起咳嗽高血钾、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调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从而达到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降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等。该类药物应长期服用,但应注意监测肝功能以及肌酸激酶的变化。

  3、硝酸酯类

  是最广泛的抗心绞痛药物,主要应用于心绞痛发作时。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肌做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解除冠状动脉痉挛

  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消心痛等。

  4、B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为: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使非缺血区的血管收缩,血流重新分布以改善缺血区的血供;使舒张期延长。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

  常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普纳洛尔(心得安)等。此类药可长期应用,注意应从小剂量开始,停用时也应逐步减量,以防发生撤药综合征。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房室传导阻滞等。

  5、钙拮抗剂

  其抗心绞痛的机制主要为扩张周围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做功,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抑制血小板聚集。

  钙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各型心绞痛,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变异型心绞痛

  6、血小板抑制剂及抗凝剂

  血小板抑制剂及抗凝剂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对防治心绞痛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抵克力得、波利维等。此类药物应长期服用。药物常见副作用:出血、胃肠道症状皮肤瘙痒等症状。

  以上这些就是心绞痛患者在用药方面专家给出的建议,在常规的药物治疗中这些药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但是,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安全合理的用药,只有这样才能使药物发挥最好的作用。